【長者學習】活到老學到老,日本學習之神教你 50+ 高效學習法
生活資訊
升學教育
213

2020年4月8日
文章目錄
重點摘要
隨著年齡增長,不少人認為學習是年輕人的專利。但事實上,學習是 lifelong 的過程,任何年紀都可以開始學習新知識、新技能,豐富人生閱歷。尤其對於長者而言,學習更是保持身心活躍、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。今天,我們將借鑒日本「學習之神」和田秀樹的經驗,探討長者學習的獨特方法,助你開啟人生下半場的精彩學習之旅。
日本學習之神和田秀樹

和田秀樹,一位日本精神科醫生,年近五十才開始學習電影導演,並成功轉型為導演、作家及心理諮商師。他的學習經驗,尤其對於50+人士,具有相當的啟發性。他認為,學習的重點並非記憶知識的多寡,而是培養一套掌握知識、運用知識的思維方式。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單純的知識累積已不足以應付快速變化的社會,更重要的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和田秀樹的學習心得
一、 挑戰固有思維:現在的答案,十年後可能未必一樣

和田秀樹在其著作《50歲的學習法》中提到,固有的知識會隨著新的研究和發現而被推翻。例如,過去認為膽固醇過高有害健康,但近年研究顯示,高膽固醇的人可能更長壽。又例如,植物牛油曾被視為健康選擇,但現在卻被認為對身體有害。
因此,他鼓勵長者應保持懷疑精神,勇於挑戰固有思維,不要被「已知」所限制。學習的過程,就是不斷探索、不斷反思的過程。多思考、多質疑,不僅可以刺激腦部前額葉,延緩老化,更能開拓新的可能性,讓人生充滿活力。
二、 深入探索:用更深、更廣的角度探索事物

和田秀樹認為,要真正理解一件事物,不能只停留在表面,而要深入挖掘其背後的資訊和脈絡。他建議長者不要只依賴單一媒體的信息,要多方參考、比較,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真相。
此外,他提倡以更廣闊的視野看待問題,避免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。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,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質,培養更具彈性的思維模式。
三、 擁抱多元:學習的目的,是要了解一件事有多種答案

傳統教育往往強調標準答案,但現實生活中,很多問題並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。和田秀樹認為,學習的目的並非追求唯一的答案,而是要理解一件事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釋和答案。
他鼓勵長者與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交流,嘗試理解不同的價值觀,從而拓展自己的思維,避免陷入固化的思維模式。這種開放的學習態度,不僅能提升思考能力,還能減緩腦部退化,保持心智活躍。
長者學習的益處

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,學習永不嫌晚!長者學習,其實更有著以下益處:
- 保持心智活躍︰學習可以刺激大腦,預防認知能力下降,降低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。
- 提升生活品質︰學習新技能可以讓長者參與更多活動,擴大社交圈,提升生活滿意度。
- 增強自信心︰掌握新知識和技能可以增強長者的自信心,讓他們更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。
- 促進身心健康︰學習可以幫助長者保持身心活躍,降低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。
適合長者的學習資源
香港有許多適合長者的學習資源,例如:
- 長者學苑︰提供多元化的課程,涵蓋興趣培養、健康管理、資訊科技等方面。
- 社區中心︰提供各種興趣班和活動,例如書法、繪畫、舞蹈、太極等。
- 大學持續進修學院︰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,讓長者有機會繼續深造。
- 網上學習平台︰提供線上課程和學習資源,方便長者在家學習。
給長者學習的建議
- 選擇感興趣的領域︰學習的動力來自於興趣,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,才能持之以恆地學習。
- 循序漸進,量力而為︰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,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時間安排學習進度。
- 積極參與互動︰與其他學員交流,分享學習心得,可以增強學習的樂趣。
年齡只是數字,學習不僅是年輕人的權利,更是長者保持活力、豐富人生的重要途徑。希望以上資訊能鼓勵更多長者積極參與學習,開啟人生下半場的精彩旅程!
(資料來源:《50歲的學習法》:從知識分子變思想家——50歲後該練習的三種思考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