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機推薦2025|50歲以上必備血糖管理指南

50AddOil
2025年6月13日文章目錄
重點摘要
如何選擇合適的血糖機?三大黃金準則
選擇血糖機時,應綜合考量準確度、便利性與數據追蹤功能。
準確度為首要: 務必選擇通過國際標準 ISO 15197:2013 認證的機型。 此標準確保檢測結果的誤差在可接受範圍內,是醫療級設備的基礎。
操作便利性: 對於長者而言,大螢幕(建議1.5吋以上)、按鍵數量少、具備語音提示功能的血糖機更為友善。部分型號的試紙插口帶有照明燈,方便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使用。
智能數據管理: 支援藍牙同步至手機健康應用程式(App)的機種,能自動記錄並生成血糖趨勢圖表,方便與醫生溝通,也讓自我管理更有效率。
傳統血糖機 vs. 持續葡萄糖監測(CGM):該如何選擇?
市面上的血糖監測工具主要分為兩大類:
傳統指尖採血血糖機(BGM): 透過採血針在指尖採集少量血液,滴在試紙上進行檢測。
優點: 技術成熟,單次檢測成本較低,操作直接。
缺點: 需每次採血,無法提供連續的血糖波動數據。
持續葡萄糖監測儀(CGM),又稱「無痛」或「掃描式」血糖機: 將一個小型感應器貼在手臂後側,感應器上的軟針會植入皮下,持續測量組織間液的葡萄糖值。
優點: 無需頻繁指尖採血,可提供連續14天的全天候血糖趨勢圖,並設定高低血糖警報。
缺點: 感應器為消耗品,需定期更換,整體費用較高。
總結: 對於需要頻繁監測或希望了解全天血糖波動(如夜間低血糖)的用戶,CGM是理想選擇。對於僅需每日定時檢測的用戶,傳統血糖機則更具成本效益。
5步驟正確使用血糖機(附常見錯誤提醒)
- 清潔準備: 使用75%酒精棉片消毒採血的手指側面,並等待酒精完全揮發。
- 錯誤提醒: 酒精未乾會稀釋血液,影響數值準確性。
- 採血技巧: 選擇疼痛感較輕的手指側面,並輪流更換手指,避免單一部位重複採血導致感染或長繭。
- 試紙處理: 試紙應儲存在乾燥、陰涼的環境。開封後需留意使用期限(通常為3-6個月),避免受潮。
- 校正與品管: 首次使用或更換新一批試紙時,應使用原廠的品管液(控制液)進行校正,確保機器與試紙運作正常。
- 詳細記錄: 除了血糖數值,建議同步記錄檢測時間(餐前/餐後)、飲食內容、運動狀況及用藥情形。
2025香港熱銷血糖監測產品比較
以下是4款可在香港輕易購得的主流品牌及其資訊。價格僅供參考,實際售價可能因銷售點及優惠活動而異。

善用政府資助與購買管道
連鎖藥房與醫療器材行: 如屈臣氏、萬寧及各大醫療用品店,優點是能親身感受機型大小與操作,並有專人指導。
網上平台: HKTVmall等平台常有套裝優惠,購買前可多作比較。
政府資助計劃: 香港政府已推出**「慢性病共同治理計劃」**,45歲或以上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的香港居民可參加。計劃以共付模式運作,政府會資助大部分篩查和治療費用,參加者只需支付少量共付額,便可由家庭醫生跟進及管理血糖。
長輩專屬的血糖穩定生活提案
飲食調控: 參考香港營養學會的「211餐盤原則」,即餐盤中50%為蔬菜、25%為優質蛋白質、25%為全穀類主食,有助穩定餐後血糖。
規律運動: 每日餐後散步15-20分鐘,能有效降低餐後血糖峰值。
充足睡眠: 保持每晚7-8小時的優質睡眠,因睡眠不足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的風險。
專家提醒:出現這些情況,請立即諮詢醫生!
持續性高血糖: 空腹血糖持續高於 7.0mmol/L 或餐後2小時血糖持續高於 11.1mmol/L。
典型症狀: 出現「三多一少」(多吃、多喝、多尿、體重不明原因減少)的典型糖尿病症狀。
低血糖反應: 出現頭暈、冒冷汗、心悸、發抖等低血糖症狀。
常見問題
問:血糖機的試紙可以混用嗎?
答:絕對禁止。不同品牌的血糖機必須使用其專用試紙,混用會導致檢測結果嚴重失準。
問:多久需要校正一次血糖機?
答:建議在首次使用、更換新電池或開啟新一盒試紙時,使用品管液進行校正,以確保準確性。
問:檢測結果異常時該怎麼辦?
答:先保持冷靜,用另一隻清潔的手指重新檢測一次。如果數值依然異常,且身體感到不適,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。
(本文資料更新於2025年6月,內容參考香港衛生署、香港糖尿聯會及國際糖尿病聯盟相關指引。所有產品資訊及價格僅供參考,血糖數值的解讀與治療方案,請務必遵循您的家庭醫生或內分泌科專科醫生的專業建議。)